会议背景

        9月25日-26日,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倡议”九周年之际,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西安交通大学等联合主办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前沿技术论坛将在陕西西安召开。论坛邀请国内有关部委代表、国内外知名大学代表、有关国际组织和机构代表、“两院”院士、会员企业代表,围绕数智化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开发与送出、新型电气化发展路径与关键技术等主题开展深入交流。
        论坛拟发布《构网型技术发展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模型的“双碳”跨学科技术发展模式研究》等最新研究成果。论坛期间,由合作组织、国家电网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及有关会员单位分别举办4场平行分论坛,同步召开“全球能源互联网”中、英文期刊编委会会议。

会议名称 全球能源互联网前沿技术论坛
会议时间 2024年9月25—26日,会期1.5天
会议地点 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
合办方 合作组织、西安交通大学等
会议规模 线下参会约300人
9月25日 会议议程
时      间 内      容
《全球能源互联网》“两刊”编委会会议  
14:30-14:45 合作组织刘泽洪驻会副主席致辞
14:45-15:05 期刊总编辑赵云作“两刊”工作报告
15:05-15:15 中、英文期刊汇报2025年度出刊策划方案
15:15-15:20 审议讨论“两刊”突出贡献专家、高被引论文建议名单
15:20-16:20 编委就期刊定位、专题策划、品牌塑造、国际化发展、宣传推广等方面交流发言
16:20-16:30 合作组织李宝森副秘书长总结讲话
9月26日 会议议程
时      间 内      容
开场及致辞
主持人:合作组织副秘书长李宝森
09:00-09:05 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致辞
09:05-09:10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洪军致辞
09:10-09:15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延潮致辞
09:15-09:20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能电气化特使、智慧能源系统委员会原主席理查德·舒贝格致辞
09:20-09:25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致辞
主题学术报告  
09:25-09:50 Z 箍缩聚变研究
       一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
09:50-10:15 电力系统中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
       一一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Mohammad Shahidehpour
成果发布
10:15-10:30 西安交通大学原常务副书记荣命哲教授发布“世界首台大容量发电机环保型快速断路器技术”成果
10:30-10:45 全球能源互联网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长春发布《构网型技术发展与展望》成果
10:45-11:00 国家电网信息技术首席专家朱彧发布“场景驱动、数字赋能,国网陕西电力数字化配电网建设实践”成果
颁奖  
11:00-11:10 “两刊”突出贡献专家、优秀论文颁奖
11:10-11:30 茶歇
圆桌对话
主持人: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杨旭
11:30-12:10 主题: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创新与产学研融合
嘉宾:
1.张恒旭 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教授
2.查晓明 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教授
3.鲁宗相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长聘教授
4.徐衍会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5.李宾宾 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科创部部长
6.姚为正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7.赵佳升 隆基绿能产业研究总监
分论坛(平行召开)  
14:30-17:30 主办方:合作组织
主    题:新型电气化发展路径与关键技术 
14:30-17:30 主办方:西安交通大学
主    题:新型电力系统技术与装备 
14:30-17:30 主办方: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主    题:新材料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14:30-17:30 主办方:国网公司
主    题:科技期刊信息化工作及审读规程修编研讨会
研究成果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快转型,电力系统形态也正发生深刻变化,传统以同步发电机为主的电力系统正快速向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的“双高”方向发展。目前新能源和储能多以跟网型变流器方式接入电网,抗扰性低、支撑性弱,大规模接入后造成电力系统强度下降,安全稳定运行风险增加。在此背景下,由于构网型技术能够使电力电子设备具备与传统同步发电机类似的系统支撑能力,有望成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关键支撑技术。

为推动全球构网型技术发展和创新应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构网型技术发展与展望》研究报告,首次对构网型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与分析,通过系统梳理构网型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特性和系统功能,调研全球范围构网型技术相关标准规范和典型应用案例,对未来构网型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应用场景和发展路径进行了展望。

会议直播